期刊信息
 

刊名: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曾用名: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ISSN:2095-5707
CN:10-1113/R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1335
期刊分类:图书情报
期刊热词:
图书馆,中医药,中医,大数据,中医药院校,文献计量学,数字图书馆,文献计量分析,投稿须知,互联网,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岭南中医药文化研究探索

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5 10:49

【作者】admin

【关键词】

【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1]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已把中医药造福沿线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已把中医药造福沿线国家作为重要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和软实力载体,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颁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名单中,中医药类共有6 所[2],由此可见中医药必将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医药文化创新谱写新华章。

岭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岭南医学有别于中原地区医学,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岭南地区人民热爱中医药,同样也喜爱中医药文化。岭南先民为应对炎热气候带来的不适和疾病,在长年应用中医药的经验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岭南文化,在此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医药文献,促进了医药知识的普及,而医学的普及又同时促进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岭南中医药文化是岭南地区人们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巨大财富,有着自身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深刻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岭南特色,是岭南地区中医药卫生保健的重要载体。历史留下的医学文献资料,忠实地记录下岭南医学事业的发展历程,是研究岭南地区医学史和地方史的重要素材。医学院校图书馆有深厚的医学背景和文献基础,拥有医学与文献学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在研究地方医药文化实践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不同规模的水电站,在设计完全无人值班运行系统时,应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结构设计,一般情况下对于单机容量在10000kW以下的为小型水电站;单机容量在 10000kW 以上的为中型水电站;而容量为400V电压的水电站则为微型水电站。不同类型的水电站对系统建设的要求不同,在设计系统时应以实际需求为标准。

1 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研究现状

立足于中医药文化研究的强大氛围和群众基础,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有学者开展岭南医学史的研究,1949年3月,苏寿琪在《广东文物特辑》发表《清代广东中医药文献》,整理了102 种广东中医药古籍目录,并建议“如能翻印成岭南医学丛书,则嘉惠于本省人民之健康者。盖疾病与地理有连带关系,采本省医界前哲之宝贵临床经验,以治疗本省之病者,当较胜采用其他书本多矣”[3]

20世纪70年代末,邓铁涛教授倡议对岭南医学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深入研究,并在他及广东医史同仁的努力下,最终于1997年成立广东中医药学会岭南医学专业委员会,标志着岭南医学研究走上了正规、系统的发展道路。2006年,广东开始中医药强省建设后,岭南医学流派的研究与传承工作得到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岭南医学典籍、理论发展、临床各科、南药资源开发和岭南医学对外交流展开,岭南医学文献研究也进一步成熟和发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在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带领下,经刘小斌、郑洪等学者后继,一直坚持开展岭南医学史、岭南医学与文化的研究,在岭南医学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1.1 岭南医学文献研究

苏:豪迈!羌族沙朗舞的这种感染力让人心里很舒服,就会使我情不自禁地加入当中去。在各种丰收、节庆的日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跳。沙朗舞的风格比较淳朴,节奏比较轻快,动作比较粗犷,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感染力,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显示出我们的羌族文化气息及独特的艺术风格。

2016年11月16日,与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作举办“近代广州医药与《广州大典》”学术交流会,旨在探讨近代广州医药文献发掘与中医药创新发展。此次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13 篇学术论文。学者们从医疗卫生、医药产业、医学研究与教育等各方面对广州医学事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2017年,我校有4 项课题获得《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专题研究资助,其中包括图书馆的1 项课题。2017年11月10日,与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省药学会联合举办的《广州大典》系列会议以“广州中药产业史与品牌传承”为主题成功举行。学者们从岭南医药特点、传统中药文化品牌传承、中药产业史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为推动当代广州医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

1.2 岭南医学文献的出版整理

基于医史与文献学学者扎实的研究基础,我校于2018年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经济与管理学院及医史各家学说教研室申报成立了“广州中医药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利用高校的优质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以改革创新的视角,做好广州中医药历史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重点研究内容,坚持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以期为地方医疗卫生、经济、文化、教育做出贡献。基地自2018年成立至今,已成功完成2018年度与2019年度的研究课题招标。2018年课题共立项14 项,其中重点课题3 项,一般课题11 项;2019年度共收到课题申报33 项,其中重点课题4 项,一般课题29 项,课题申报数量、质量及校外单位申报量都较2018年有所提升。最终经专家评审决议,共立项16 项,其中重点课题3 项,一般课题13 项。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成功实践

一直以来,我校图书馆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参与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策划组织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广州大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包括提供典籍底本与申报课题项目等,旨在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2016年,我校图书馆深入参与到《广州大典》二期编纂整理工作,整理民国时期医学文献并提供底本影印,同时连续两年成功举办《广州大典》系列学术会议。

岭南医学与文化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实际上也属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在岭南医学文化研究过程中,我校图书馆作为岭南地区主要的医学图书馆之一,发挥了自身医学文献馆藏丰富与具有专业背景的优势,学者们孜孜不倦地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并持续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在系统研究方面,高日阳、刘小斌合编的《岭南医籍考》[4],对1949年以前的岭南中医药著作进行系统地整理,收录书藉577 种,并列出各书版本与馆藏地,有利于下一步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对岭南医学文献整理研究,以我校图书馆刘芳的《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在我国医学史的作用》《试析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民国时期岭南医籍的整理研究》等[5-7]论文为代表。刘芳还在科研基金的支持下,建成现存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书目数据库,收录书目200 余种,已开放使用,平台除收录中医文献,亦收录使用广泛的西医教材,如解剖学、分析化学等。

岭南中医文献的专科专题研究有李禾对岭南医案的整理[8],孔祥华等对岭南本草的整理[9],郭强对眼科、喉科文献的整理[10],刘芳等对民国中医药教材、针灸医籍的整理[11-12],赖文等对民国中医期刊的整理[13]等。此外,中医名家名作研究颇受重视,如刘芳《陈仁山与〈药物出产辨〉》《岭南针灸名医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学术探析》[14-15],廖吉娜《近代岭南名医卢朋著〈四圣心源提要〉研究》[16],刘淑婷《岭南伤寒派医家黎庇留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相关研究》[17]等。

2005年起,广东科技出版社以影印的形式出版了民国时期岭南医籍《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卷十九》《伤寒论崇正编》《麻痘蠡言》《伤寒类编》《岭南采药录》《山草药指南》等,2018年《中医经典古籍集成(影印本)》丛书出版。2015年,在郑洪主持下,对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材开展了岭南医籍的点校整理工作,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每个称重传感器由4片电阻应变片组成一个惠斯通电桥。被测物的重量F使弹性元件产生形变,该形变引起电阻应变片的延伸及弹性形变系数ε的变化。如图1所示,A, B 为电阻应变片,粘贴在圆筒的外壁,组成电桥的4个臂。根据虎克定律,弹性形变与外力成正比: ε∝F;根据电阻应变效应理论: 电阻应变片的相对变化ΔR/R与ε成正比,即ΔR/R∝Kε=F,K为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

(3)提升家庭支持影响。患者出院回家之后,护理人员采取连续的随访、跟踪、支持等方式,从而更好的掌握和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随时对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指正和监督,从而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运动、饮食习惯,进而提升健康意识。

我校图书馆积极参与岭南医药文化研究,以刘芳、饶媛、张晓红为代表,在岭南医药文化领域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见表1)。也参与了医学专著的整理工作,如,2015年参与《民国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中医讲义系列》等点校工作,2018年参加《中医经典古籍集成》(影印本)的选编工作等。

表1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岭南医药文化研究论文(2010年以来)

论文题名 作者姓名 期刊名称 发表时间 陈仁山与《药物出产辨》 刘芳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 民国广东针灸医籍考 刘芳 中医研究 2011年 民国时期岭南医籍的整理研究 刘芳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1年 岭南名医黎庇留医案学术思想初探 饶媛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 《麻痘蠡言》论治麻疹学术思想初探 饶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 岭南针灸名医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学术探析 刘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 民国时期广东地区中医儿科学教材的文献梳理 饶媛 中医文献杂志 2014年 刘赤选教授《温病知要》手稿述略 张晓红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年 近代广东地区中医药教材初步整理 刘芳,刘瑜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岭南医籍补遗五则 张晓红,朱世哲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 《广州大典》民国文献搜集整理之思考 曾展鹏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 民国岭南医家谭次仲与近代广东中医教育 刘芳,黄凯文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 民国岭南医家何弘景及其著作 张晓红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 近代广州医药老字号调查研究 崔璐 中医药文化 2018年 广东现存1949年前中医医籍之初步调查 刘芳,黄凯文,曾展鹏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 岭南道地药材山银花亟待正名与发展 张晓红,靳士英,刘莹 中国药业 2019年 近代广州中药制药业发展史说略 刘莹 中医药文化 2019年

3 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参与岭南医药文化研究的意义

我校图书馆馆藏古籍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和地域特色,对岭南医学古籍的收藏较为丰富;同时医学图书馆工作者充分了解本馆古籍的特点,具备医学与文献学的专业背景,对外馆古籍及该领域文献学研究成果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我校图书馆具备文献基础与专业条件开展地方医药文化研究。一方面,系统整理岭南医药文献,利用各种参考工具与文献存藏机构的馆藏及相关数据库,展开全面的文献调研,系统掌握岭南医药文献的出版与存藏情况,结合我校图书馆古籍普查、特色库建设,建立岭南中医药特色文献数据库,为学者后续研究提供文献支撑。另一方面,图书馆通过系统整理岭南医学文献,可开展面向基础、临床与应用的中医药文献研究,探讨岭南中医药学术源流,促进岭南医学各家学术流派的建设,挖掘、整理和厘清岭南中医药发展脉络,梳理岭南中医药历史文化,探讨岭南医药文化发展历史,总结岭南医药文化的特色、内涵和精髓。通过文献梳理,结合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还原社会发展的历史面貌,探索地方医学事业发展脉络,为记录与理解岭南医药文化提供新的角度与资料。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 告[EB/OL].(2017-10-27)[2019-08-13].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17〕2 号[A/OL].(2017-09-21)[2019-08-13].http:// www.gov.cn/xinwen/2017-09/21/content_5226572.htm.

[3]广东文物编印委员会编.广东文物特辑[M].广州:广东文物编印委员会,1949.

[4]高日阳,刘小斌.岭南医籍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

[5]刘芳.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在我国医学史的作用[J].中医文献杂志,2005(1):1-2.

[6]刘芳,黄凯文.试析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J].中医文献杂志, 2006(3):6-7.

[7]刘芳.民国时期岭南医籍的整理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1,20(8):57-60.

[8]李禾.1949年以前岭南医家医案的收集整理及姜桂附应用状况的相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9]孔祥华.民国岭南草药著作《岭南采药录》与《山草药指南》整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0]郭强.1949年以前岭南中医喉科眼科文献整理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11]刘芳,刘瑜.近代广东地区中医药教材初步整理[J].中医文献杂志, 2015(2):12-15.

[12]刘芳.民国广东针灸医籍考[J].中医研究,2011,24(6):72-74.

[13]赖文,范晓艳.民国时期广东中医药期刊的初步调查[C]//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中医药治未病养生康复学术交流大会暨期刊图书编辑与信息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论文选集.三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2016:161-166.

[14]刘芳.陈仁山与《药物出产辨》[J].中医文献杂志,2010,28(5):13-15.

[15]刘芳.岭南针灸名医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学术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0):1191-1193.

[16]廖吉娜.近代岭南名医卢朋著《四圣心源提要》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17]刘淑婷.岭南伤寒派医家黎庇留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相关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Research on Lingnan TCM Culture of Library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IU Ying
(Library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Lingnan TCM culture is a huge wealth that people in the Lingnan region have gradually accumulated in long-term medical practice.It has rich heritage of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profound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distinctive Lingnan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CM health care in Lingnan.The collected ancient books in Library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with strong discipline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library has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local medical ancient books, a sufficient literature basis and professional research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on Lingnan TCM culture.Combining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this article combed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Lingnan TCM culture,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local medical undertakings, and restored the historical f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providing new perspectives and data for recording and understanding Lingnan TCM culture.

Key words: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ies; TCM culture; Lingnan

中图分类号:G258.6R-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0)01-0048-04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0.01.011

【引文格式】刘莹.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岭南中医药文化研究探索[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1):48-51.

基金项目《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2019GZY24);广州中医药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基金(201908)

第一作者刘莹,E-mail: krystal@gzucm.edu.cn

(收稿日期:2019-09-10)

(修回日期:2019-10-21;编辑:魏民)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ytsqbzz.cn/qikandaodu/2020/0515/334.html

上一篇:基于敦煌《辅行诀》方药整体知识的可视化形式
下一篇:医院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提供信息服务的现状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投稿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